清林径水库要建设绿道,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关于龙岗区“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三年具体行动方案-----细节落实建设的建议(建设清林径水库绿道,打造世界级自行车赛道)
一、“有意思”“有商机”-----抓住流量密码-
1.流量在哪里?
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具相关统计显示深圳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左右,年轻、活力、自由、新奇、帅酷,是现在80、90、00后的不断追求的方向,如何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抓住年轻人的潮流,就抓住了流量密码。
2.如何找到与众不同的流量?
潮流众多,流量如何在其他城市中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3.流量在不断发展壮大、在全民爱好,但现在又无法完全得到满足的地方
户外骑行是集休闲、社交、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有氧健康运动,正收获了不少爱好者和市民的广泛青睐,具初步估计,深圳个人运动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保有量在600W部以上,骑行爱好者在700W人左右(共享单车),从儿童至成人再到老年都有骑行需求。正因如此,也催动多种“骑行+”经济新业态兴起。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2024上半年体育消费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路车成交额增长141%,骑行服成交额增长127%,各类骑行装备销量继续大幅增长,自行车维修保养、租赁、培训、赛事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在深圳,多项高级别骑行赛事接连落地。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环深圳·光明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峡两岸暨港澳自行车骑行赛等骑行品牌已经打出名头。在政策层面,深圳早在2020年就出台《自行车交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大力发展自行车交通,建设“自行车友好城市”,以满足市民的出行与健身需求。
4.龙岗区骑行现状市政道路自行车道坑洼不平、甚至多数没有专门自行车车道,海绵城市铺设的透水砖经常损坏起翘,原有路面设计不合理,人行道和铺装自行车道中间还有个槛石凸起,容易打滑摔伤, 各种井盖高低不平、人行道自行车道被停的小汽车占用等等,无不是骑行路上埋藏的地雷。
随着骑行的逐渐发展,逼着多数爱好者冒险骑上机动车道,又有更多的安全隐患。
5.如何破局?----清林绿谷
清林径水库环湖一周约25公里,如何用好清林绿谷?参照东莞松山湖绿道、惠州红花湖绿道,虽然比较出名,但体验感完全不在线,存在各种短板与混乱,如何把清林绿谷,打造一个大的流量IP同时,创造出经济价值,值得深层次规划。
6.规划建议:
a建设环湖公路车赛道:满足具有速度要求的公路车爱好者,举办各种自行车赛事活动以及俱乐部活动,打造国际自行车赛事标杆,预计月吸引各种公路车爱好者5W人次以上;
b建设环湖休闲骑自行车道:满足普通爱好者休闲观光骑行,聚集人气,预计月吸引骑行爱好者10W人次以上;
c建设普通人行散步绿道:满足市民休闲锻炼跑步运动,也可以做为马拉松赛事赛道,重点打造流量标杆,举办各种马拉松比赛活动,预计月吸引徒步跑步爱好者20W人次以上;
d举办各种草地音乐会:发挥清林绿谷巨大的天然草地氧吧,以天地为舞台,举办各种形式的草地音乐会,进一步推动人气流量,预计月带动流量5w人次以上;(该方案政府不用投入过多资金,其实完全可以社会上组织免费海选活动或者音乐学院的学生,年轻人大部分只是缺少一个舞台)
e完善五联相关的配套设施,创造经济价值:完善自行车维修保养、租赁、培训、赛事等相关产业;建设配套接待游客的各种设施如餐饮、驿站、住宿、购物、娱乐、交通综合体,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盘活五联片区经济;引进有较强赛事举办资质的企业,参考华润之于大运场馆的运营,常年打造“自行车赛事”+“马拉松赛事”+“全民健康运动”各种赛事活动,擦亮清林绿谷大IP,做到辐射深圳、东莞、惠州,甚至珠三角各种赛事中心。
f优化龙岗中心城包括黄阁路、清林路、吉祥路、龙平路、协力路等自行车道,学习黄阁路新的自行车道铺装路方法,减少各个路口上下波动起伏幅度,减少井盖数量,将“六园相连”(嶂背郊野公园、大运AI公园、大运公园、龙城公园、龙潭公园、龙岗儿童公园),互联互通的脉络主动融入清林径山廊及龙岗河水廊生态体系中;科学营造大运科教新城山、水、城互融格局。通过廊桥、连桥、步道等联通方式的建设。进一步盘活了整个龙岗中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