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重游红树林
因疫情的原因,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与同在深圳的四姑爷聚过了。今天清明节,特邀四姑爷同游红树林。
这是我第三次来红树林了。
第一次是十多年前。那时女儿七岁,刚从老家接来深圳读书。父亲送女儿过来并陪伴了一段时间。那次,我们一家第一次来到红树林。
女儿第一次见到大海。第一次见到那么高大茂密胡须垂地的古榕,拔地而起摇曳多姿的椰树。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片草地,更有无数的小朋友在草地上尽情的嬉戏玩乐,放风筝……女儿每到一处都高兴的尖叫。总嚷着要爷爷抱着她骑在横着的树枝上拍照。这些照片,至今保存在相册里。成了弥足珍贵永远的纪念!
十多年后,女儿上大学了,而我的父亲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那天,我一个人又来到了红树林。景物依旧,往事历历,睹物思人,悲戚难抑!很巧的是,那天入园就见一只海鸟伫立在离岸百米处的木桩上,面向蛇口大桥。整整几个小时,尽管岸上无数只“长枪短炮”对准它拍摄,它都不以为意,雕塑般一动不动。莫非它也在思念等待?为失去“亲人”伤心难过?此情此景,同病相怜,热泪盈眶,故速速离去。后来把那天的感受记录在我的《感受孤独》里了。
转眼八年过去,再次来到红树林。
入园左边一片红树林,以前所见树干都淹没在海水里,现在树的根部都露出来了。枝叶依然茂盛,但似乎跟二十多年前还是一般粗细,——原来它是树中侏儒?
再往里走,果见海水褪去离堤百米开外,露出大片海滩。只是这片海滩没有沙,尽是淤泥。而且分明看见,很多鱼被海水遗弃,困于淤泥之中。有的还在蠕动,似乎想逃离,但任凭挣扎都无济于事。
海鸟也很少见,偶有一两只,来回逡巡。然分明鱼在眼前,却视而不见。我想,大概是鱼身淤泥包裹,咽不下去罢?
海面平静,海水浊黄,薄雾朦胧。以前曾见很多航船穿梭,今天竟然一艘都不见。不禁联想到,三年疫情以来,外贸停滞,内需紧缩,经济萧条,很多企业苦苦支撑,难以为继,纷纷关门大吉。不就像眼前的这些挣扎淤泥中的鱼吗?
昨晚下了雨,草地还很湿,游人来来往往或驻足停留在沿海堤岸。也许因为清明节,游人很多,却很少喧哗,都不约而同的眺望灰蒙蒙的大海,或注视海滩上蠕动的鱼儿。默然无声,是因清明追思故人?还是触景生情感怀伤时呢?
再往前,至一拐角处,但见一条暗渠,一股乌黑浊水直涌大海。问君海水浊如许?为有污水源头来!——这大概就是这片海域海水混浊海滩淤泥的原因吧!只可惜,这么多年,ZF花大力气环保整治的结果,被曝光在海潮退去之时!
沿着海堤,陪着四姑父边走边聊。姑父年近七旬,教师退休,比较健谈,与我聊得来。我两都比较怀旧,喜欢回忆年轻时候的陈年往事。聊起他高中毕业后,参加修铁路挖隧道的艰辛;被推荐上大学又因身体微恙(中耳发炎)而被落选的遗憾和委屈;甚至聊到年轻时与姑姑的矛盾差点离婚的往事……话题有些沉重,但其实人生早已看透,很多事都已经放下,内心非常平静,仿佛是在谈论着别人的事情。
不过,他还是再三表示,他很钦佩我的父亲:我父亲虽性子急了点,但很正直,也很有水平。
我很感激,也很欣慰。相信人生自有缘分,好人自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