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丽高铁站片区总则出炉!南山北太牛,崛起一座超级枢纽大城
深圳未来最大的高铁站—西丽枢纽站片区总则,公示了!
3月25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南山[西丽枢纽地区] NS10-01城镇单元法定图则修编(草案)》。
“13台25线”规模超过深圳北站,规划“高铁西丽站、城际西丽站”、“4高铁+2城际+4地铁”!
片区将新规划1所文化场馆,5所社区体育活动场地,4所社区儿童游戏场地,2所九年制学校,5所幼儿园、3所托育中心,新规划1所社康。
南山北部,正在新崛起一座超级枢纽大城!
一起详细看看西丽枢纽大城的是怎么规划的:
01
西丽枢纽片区,将打造“站、产、城”高度融合综合城市中心
片区的功能定位是:深圳市重要的交通枢纽片区、南山区北部的科技创新服务和高品质生活片区。
片区旨在建设一个以交通枢纽为主导功能,并融合创新服务、企业总部、生活文娱为一体的“站、产、城”高度融合的综合城市中心。
规划人口规模:其中,居住人口规模约5.8万人,就业人口规模约6.0万人;规划建筑总容积约315.5万平方米 。
适用范围:京港澳高速公路、沙河西路和龙珠大道、中山园路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 204.43 公顷。
02
设高铁西丽站、城际西丽站:4高铁+2城际+4地铁
片区设高速铁路客运枢纽西丽站、城际铁路西丽站。
国家高速铁路:赣深高铁、深江铁路(深茂铁路)、深汕高铁、深珠高铁(深南高铁)东西向穿越规划区中部。
规划城际铁路:深惠城际线、深莞城际线沿龙珠大道 穿越,在本片区采取隧道方式经过。
片区涉及地铁:13号线、15号线、27号线、29号线(城市轨道具体线位及站位以最终批准的工程设计方案为准)。
03
将形成“南站北城、十字轴带”的空间结构
南站:西丽站及南侧交通接驳通道组成的交通功能片区;
北城:为北侧的科技创新服务和高品质生活片区;
十字轴带:南北向的科技创新轴和东西向的站城融合带。
公园绿地:包括西丽站西侧带状公园及西丽站和东侧轨行区上盖公园。
公园绿地主导用地(02-03、02-04、02-07、02- 08、04-03地块)面积为5.06公顷,其他含公园绿地的混合用地(03- 02、04-04 地块)面积为35.09公顷。
(西丽高铁站建设进展)
04
西丽站北部站前广场,两侧建“标志性摩天大楼”
本图则片区建筑高度控制以西丽站北部站城融合节点为中心,加强与两侧建筑及空间的协调关系,营造“中间高、两侧低”的起伏有致的城市天际线。片区内高层建筑高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标志性高层引导区:西丽枢纽北部规划控制单元DY03的站前广场两侧的标志性建筑为本片区天际线制高点,建筑高度应符合航空限高要求。
(2)一般高层引导区:龙珠大道和南坪大道沿线,整体建筑高度不宜大于150米,局部地块建筑高度不应大于250米。
(3)一般高层控制区:西侧带状公园和东侧轨行区的两侧,整体建筑高 度不宜大于60米,局部地块建筑高度不应大于 100 米。
(西丽高铁站建设进展)
05
高铁城际地铁站点及周边地下空间,将重点开发
形成“站城一体化”立体城市空间
高速铁路客运枢纽西丽站、城际铁路站点、各城市轨道站点及其周边地区为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区,宜统一规划设计、同步开发建设、智能运营管理,综合布局地下公共空间、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市政公用设 施、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地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形成多功能、高效率、高品质的“站城一体化”立体城市空间。
其余片区为地下空间一般开发地区,以配建停车场库、人防、市政功能为主,鼓励利用地下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建立相互联系。
06
规划容积增量约189.3万平方米
规划开发建设用地容积278.0万平方米(不含现状保留容积、各类独立占地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市政设施的容积)。
根据2021年建筑物普查数据,图则片区现状各类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126.3万平方米,确定图则规划容积增量约189.3万平方米(不含各类独立占地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市政设施的容积)。
08
西丽站将配建文化场馆
在西丽站两侧相对均衡布局各类公共设施。
图则02-03地块结合西丽站配建文化场馆,文化场馆的类型、等级和规模在地块开发细则或规划实施方案中另行确定。
09
西丽枢纽片区规划8条新路,路名公布
西丽站北侧东西向道路,命名前锋路,与原有地名“乾丰”谐音,契合深圳作为先锋城市的高铁门户枢纽形象, 有前进、先锋之意。
西丽站东侧地区延续“茶光村”“叠石山”“叠石庙”等具有片区历史文化特征的地名,新增路名包括叠石路、叠山路、茶 光村路、茶鼓路。
西丽站西侧地区规划路名以“丽”字为核心,并体现片区科创特征,新增路名包括丽文路、丽平路、丽科路。
下图为总则截图:
下图为西丽枢纽片区配套规划表:
【规划先锋】 所属房网/咚咚找房平台 资讯中心团队原创号,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转公众号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