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产业地产深圳要闻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驱动AI和软件信息产业加速前行 光明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区

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 刘芳


日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平台——位于光明科学城的鹏城云脑Ⅲ正在加速建设中,竣工后算力规模预计高达16000P。在鹏城云脑Ⅲ建设稳步推进之际,又迎来一则重大利好,《光明区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和软件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已于日前发布,有力支撑深圳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及“国际软件名城”。


《若干措施》重点衔接市级相关产业政策,落实深圳市推动人工智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制定六个方面22条具体措施。其中5条措施培育人工智能生态、4条措施提升产业创新能力、3条措施加快壮大产业集群、3条措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4条措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


从大力推进鹏城云脑Ⅲ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再辅以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光明区正通过实际行动,抢抓这一领域蓬勃发展“东风”,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区。


抢抓关键核心,培育人工智能生态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中,算力、算法、数据与应用场景是核心支柱。《若干措施》提出强化智能算力平台建设,鼓励智算中心建设。对经区政府同意支持建设的智能算力平台,按审定总投入的5%,每个平台累计不超过2000万元。同时,为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对采购算力资源的企业,按年度实际采购费用的30%,最高提供600万元算力券补贴,并连续资助3年。


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同样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环节。《若干措施》规定,对于高质量数据集服务商,若上年度数据服务业务达到一定规模,将按不超过服务合同金额的30%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且奖励连续3年。


在人工智能示范场景打造方面,政策同样给力。对示范场景需求方,按照项目总投入(非财政投入)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对示范场景能力提供方,按照项目总投入(非财政投入)的20%,给予最高400万元资助。


此外,光明区还十分重视智能硬件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针对拥有人工智能自主知识产权,且销售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年度爆款智能硬件产品,《若干措施》规定,按该产品年度销售额的10%,给予单个企业最高500万元资助。


“这些措施精准把握了人工智能和软信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环节。算力、算料、市场以及智能软硬件融合等多方面的支持,形成了一个协同互补的生态体系,有助于培育出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航表示。


赋能研究,打造AI for Science示范样板


光明实验室宣布正式落地基于昇腾AI服务器的DeepSeek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深圳理工大学多模态大模型知识编辑评估框架与基准算法研究进展迅速,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全球率先研发人机毫秒级姿态同步技术并应用于市场……近年来,依托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的鹏城云脑Ⅲ、超算二期等创新力量,光明区正在全力打造全域智慧城市标杆示范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光明科学城创新资源汇聚,在建运营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达到22个。同时,这里高校资源集中,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湾实验室、光明实验室、深圳医科院等积极推进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AI for Science,正走在人工智能探索的前列。


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若干措施》鼓励光明区高校及科研机构围绕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在光明区AI for Science平台开展科学研究。为切实减轻高校及科研机构在采购AI for Science配套服务方面的资金压力,措施规定对相关采购按年度实际采购费用进行梯度补贴。具体而言,第一年按照80%的比例,第二年60%,第三年50%,每年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资助,且资助可持续3年。


“《若干措施》提出的资金支持极大地降低了高校及科研机构在探索AI for Science过程中的成本,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加专注于科学研究本身。”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唐继军分析道,这种支持能够加速科研成果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推动更多创新性研究成果从“0—1—100”的突破,最终更顺利地投入市场应用。


《若干措施》在促进创新人才发展方面提出了多项激励措施,包括对负责重大技术攻关的核心团队提供补贴和奖励,以及吸引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科学家、高层次人才、工程师,还有刚毕业的人工智能专业高校学生。此外,还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为光明区的人工智能和软件信息产业推荐急需的紧缺人才。


“我对这些措施的实施满怀期待。”唐继军介绍,中小企业的“引才困局与留才窘境”正在通过产学研联动破题,学校通过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与企业共同培养人工智能产业急需的实战型人才。同时,通过“千人千面”定制化培育方案,培育更多适合未来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根据《光明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光明区将积极构建AI for Science科学研究范式变革示范区,通过深化应用场景开放,计划推动超过30个“城市+AI”创新应用场景落地。到2026年,建设不少于3家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建设自主可控的国产人工智能生态源头创新中心,力争人工智能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00亿元。


契合企业发展诉求,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品读《若干措施》,观察到光明区精确契合企业发展诉求,从企业落地奖励、规模奖励、融资支持等多个维度,全面加快人工智能和软件信息产业集群的壮大步伐,并积极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创新应用方面,对拥有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专用AI芯片、智能体开发应用以及智慧城市等前沿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于年度业务体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分阶段给予最高5000万元奖励,以此激励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此外,为促进开源生态的发展,鼓励企业完成产品与开源鸿蒙系统的适配工作,首次通过认证并取得相应证书的产品每个可获一次性奖励5万元,每家企业每年最多可享受5个产品的奖励。


为了助力企业做优做强,《若干措施》还设立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奖励机制,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和20万元的奖励,同时对首次入选深圳市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库的企业提供分档奖励,最高可达200万元。


在产业用房支持方面,《若干措施》按照上年度实际发生租金的50%,为企业提供每年最高200万元的补贴,连续3年。特别是针对入驻特定产业园区并与园区内企业合作赋能的人工智能、软件信息及互联网企业或机构,同样享有同等标准的补贴优惠。此外,光明区还致力打造零租孵化器,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和软件信息领域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和行业商协会,给予6个月至3年的免租优惠,为入驻企业及团队提供“拎包入驻”优质服务。


“《若干措施》有利于园区成为人工智能类企业的空间服务商+时间合伙人。”深圳华强高新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产业政策经理李国辉介绍,华强科技生态园计划拿出7万平方米,打造人工智能区级特色产业园,其中9600平方米为人工智能“零租”孵化器,将在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预计到2027年,园区引入人工智能企业80家,人工智能企业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目前已有配套设施可以满足入驻企业员工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求。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若干措施》支持企业融资发展,对企业获得区人工智能产业主管部门备案的风投创投机构投资的,按照不超过投资机构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


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招俊健表示:《若干措施》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实际困难,这种全方位的支持体系还将极大地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光明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和软件信息产业高地。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