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意外!北京、上海,止跌反弹了!

来源:城市财经


01

京沪人口回正


这两天,北京、上海公布了2023年成绩单,其中人口数据尤为值得关注。


上海公布:

2023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87.45万人。

这一数据,相较于2022年年末增加了11.56万人。


北京公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

京沪两座城市的人口增量同时回正。


从两座城市的自然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数据来看,北京自然人口增长率为-0.5‰,这意味着北京的人口净流入要高于1.5万人。上海自然人口减少了6万人,意味着上海去年的人口净流入达到了16.56万人。


上海2022年人口领跌之后,2023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人口增量目前位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


北京则是继2016年人口转跌以来,人口首次正增长。


目前有17个重点城市公布了2023年人口数据,合肥增量暂时位居第一,且是目前唯一一个增量超过20万的城市,杭州、成都、上海位居前四,增量都在10万以上。


重庆减少量最多,且是目前重点城市中唯一一个人口负增长的城市。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成都的常住人口规模,正在逐渐逼近北京,假以时日,大概率会超过北京,成为全国人口第三城。


合肥则凭借着出色的人口增量,成为准千万人口城市中距离千万最近的城市。而且,合肥的常住人口在过去三年里,分别超越了南京、宁波和温州,在长三角城市中,位居第四,仅次于上海、苏州与杭州。


目前深圳、广州、武汉、长沙、郑州、西安等这些往日人口增量亮眼的城市数据尚未公布,还无法做统筹分析。


不过,从过去三年的人口增量来看,显然二线省会城市已经接棒一线,成为人口流入主阵地。


当然,在全国人口通缩加快的宏观大背景下,重点城市即便还有人口增量,增量基本也都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02

京沪人口增量何以逆转


过去一些年,北京、上海在主动划定人口天花板,尤其是北京主动纾解非首都功能,将低端产业迁往郊区乃至迁往周边城市的背景下,人口增量一直不够显著,北京甚至持续负增长。


北京方面,在主动排挤人口的策略之下,人口从2016年见顶之后一路向下,虽然每年减少的规模不大,但一直在减少。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3年,北京常住人口合计减少了9.6万人。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来源:北京统计局


从人口分布来看,在北京发动的疏解非首都功能之下,北京过去十年的人口流动格局是,从市中心流向外围区。


从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北京市六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常住人口都在减少,外围区人口都在增加。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北京市统计局


其中通州、大兴、昌平十年人口增量都在60万以上,房山也增加了36.8万人。


再看上海,上海过去十年人口基本都在增长,其中只有2015年、2017年和2022年人口在减少。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来源:上海统计局


尤其是2022年,上海人口减少了13.54万人,不仅是主要城市中人口减少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人口减少最多的城市。


有趣的是,2022年出现了很多历史性画面。


比如广东人口历史性减少,深圳人口立市以来首次减少,广州人口历史性减少。


此外,2022年,一线城市常住人口集体下降。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粤港澳大湾区11市,除了珠海,其余全部减少。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之所以要强调2022年的数据,主要是为了解释上海、北京人口为何能够转向。


原因之一在于,疫情结束之后的人口回流。


2022年,上海、广东、北京都是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


动辄核酸和封控,再加上去年工厂动辄停工,无事可做,赚不了钱还得花钱,让很多农民工选择回家乡发展。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7061万人,比上年减少69万人,下降1.0%;省内流动10129万人,比上年增加87万人,增长0.9%。


跨省农民工减少,省内流动增加。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22年广东、山东、上海、北京人口在减少,江苏、浙江人口增量也在减少,反倒是部分2021年人口减少的中西部省出现了人口增量,比如江西、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云南等。


最夸张的是云南。云南2021年人口减少了30.93万人,2022年人口增加了3万人。


进入2023年,随着疫情结束,人口开始回流,于是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局面,中西部地区原本因为疫情回流的人口,继续涌入东部沿海地区。


目前有23个内地省市自治区公布了常住人口数据。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从数据可以看到,2022年因为人口回流人口增加的江西,2023年减少了12.97万人。湖南因为人口回流增速放缓,2023年又减少了36万人。


安徽、山西、四川、重庆、广西、河北这些内陆地区的人口都在减少。相反,目前公布数据中人口增加的8个地区,有6个是东部地区。


03

抢人也是主因


除了因为疫情结束,孔雀再次东南飞外,京沪发起的抢人大战,也是京沪人口转向的重要原因。


北京方面,去年北京房山区发布的《房山区实施“聚源计划”引才聚才支持办法》,打响了北京加入抢人大战第一枪。


上海则从2021年开始先后发起了多轮抢人策略,包括将其本身的四座高校本科毕业生,纳入直接落户行列。在此之前,只有清华、北大的本科毕业生才能直接落户上海,去年上海本土的复旦、上交大、同济与华师大四所高校的本科生也可以直接落户。


此外,放松了海龟的落户门槛。


上海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通知》,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应届毕业生的在上海的落户门槛:


上海学校方面:


1、所有上海高校的应届硕士生、应届博士生;


2、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应届本科生;


3、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海军军医大学,这11所高校的本科应届生:限在上海五个新城、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地区用人单位工作。


非上海学校方面:1、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硕士应届生(不分专业);2、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硕士应届硕生(仅限建设学科);3、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


最重要的是第一条,也即上海所有高校的应届研究生可直接落户。


这些政策,恰恰在2023年发挥了作用。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上海的落户数陡增,尤其是2023年,“居转户”+“人才引进”落户数量高达78290个,创历史新高。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京沪抢人背后,有两个逻辑:


一方面,由于全国人口转向,人口增量变得弥足珍贵。


另一方面,京沪的人口结构需要新鲜血液来补充。


2021年北京就进入了中度老龄社会。2021年北京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0.18%。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2022年北京老龄化率进一步加深,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至21.3%。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至15.1%。2023年,前者上升至22.6%,后者上升至15.9%。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来源:北京统计局


上海则是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去年,上海公布过一份详细的人口结构数据。


2022年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5.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这两个比例相较于2021年分别增长了1.0%和1.3%。


上海户籍人口老龄化率更严重。上海统计局最近披露了户籍人口结构数据,1505.19万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553.66万人,占36.8%。也就是说,每3个上海人中,就有一个是花甲老人。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来源:上海统计局


北京、上海越来越老了,需要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仅靠京沪目前那么低的生育率显然是不能够,需要吸引全国人才。


在人口转向加速的背景下,未来京沪的门槛,可能会有更大松动。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