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是这样的,实际上预防运营商吸费,仅仅手机设置关移动网络还不够。
关掉『移动网络』『蜂窝数据』『网络加速』只是其中一步,还需在运营商层面切断扣费可能性——计费安全保护开关、关闭上网功能。
98万部老人机何以被偷348万元话费——常州案敲响警钟。近日,常州两级法院审结了一起老人机被远程控制自动扣费的刑案。一部老人机,在机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人操控订购了增值服务并自动扣取话费,而全国竟有98万余部老人机遭遇这种情况。
被自动扣费的老人机遍布全国,仅在金坛区,就有50多部老人机被非法远程控制,“自动订购”了增值业务。
不同于智能机,老人机可下载的应用程序有限,大多只能通过短信订购增值服务,并以扣话费的方式支付相关费用。经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追踪发现,这些老人机均被人通过一款代码远程控制了。这些手机的网络数据都指向一台架设在深圳的服务器。
截至金坛地方成功捣毁相关犯罪团伙时,这台服务器远程控制的手机已多达98万多部,遍布全国各地,共窃取受害人话费近348万元。
该案犯人欧阳某生、熊某等人因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刑事拘留。最终,欧阳某生等人被分别判5年8个月到12年不等,并处罚金5万元到30万元不等。
“遥控”手机,自动订购增值服务还不留痕迹
39岁的广东人欧阳某生是这起犯罪的“策划者”。
2018年,他还是一名增值服务代理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购买了一份手机增值服务代码,发现只要将其植入功能机中,再通过服务器远程发出指令,就能无需用户确认,偷偷扣取用户话费。
于是,欧阳某生开始精心谋划一桩“大买卖”。两年间,他先后找到在功能机主板厂工作的程序员熊某,与SP运营商(即增值服务提供商)相熟的毛某、蒋某,以及善于搭建、维护程序后台系统的张某。约定了分工和利润分成后,一条分工明确的犯罪产业链逐渐成形:
熊某将欧阳某生提供的服务代码植入手机主板,经生产厂商批量加工制成老人机,大量流入市场;
毛某、蒋某分头与SP运营商对接,获取增值业务通道号码、控制指令等参数,然后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张某负责搭建并维护程序后台系统,为犯罪团伙足不出户“偷话费”提供技术支持……
“这条产业链的运行模式,就好比是用遥控器操纵玩具。”王囡囡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一批带有“病毒”的“玩具”被投入市场,在张某所制作的“遥控器”的操控下,“玩具”可以自动订购毛某提供的“商品”即增值服务,而所有的订购痕迹会被同步“毁尸灭迹”。最终,所得的销售利润由蒋某从SP运营商提回,再按比例分成。
“只要涉案的老人机流到市场,被害人插上手机卡使用,代码程序就会给嫌疑人‘上报’:‘我已经上线了,随时待命’。”黄泽说,犯罪分子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手机后,通常会选择在深夜或者凌晨,向某一特定省份的老人机用户发送增值服务订购指令,完成之后,再转向另一省份老人机用户,如此循环往复;所有指令犯罪分子都可以通过遥控后台设置,比如是单月订购还是连续订购。“他们还会控制投诉量,比如江苏的投诉多了,可能这个月就不再向江苏的号码‘伸手’,转向其他地区。”
引用1楼嗯好多了的发言:
关闭上网功能,那直接关掉数据按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