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静静的湖湾的发言:有人说自理能力弱是因为专注于学习。其实根本就是家长自己替孩子找借口。不要小看劳动的作用。暨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在亲力亲为中让他们体验到劳动是要付出汗水和辛苦的。也在劳动的过程和习惯中培养出责任感和自理能力。而自理能力,其实与自立自强是息息相关的。也和成年后的责任心相关。劳动与学习不是二选一,完全可以兼顾。
不了解楼主家小孩的学校对劳动是怎么安排的,我们学校很提倡孩子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网课期间还要求做家务打卡。
引用静静的湖湾的发言:有人说自理能力弱是因为专注于学习。其实根本就是家长自己替孩子找借口。不要小看劳动的作用。暨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在亲力亲为中让他们体验到劳动是要付出汗水和辛苦的。也在劳动的过程和习惯中培养出责任感和自理能力。而自理能力,其实与自立自强是息息相关的。也和成年后的责任心相关。劳动与学习不是二选一,完全可以兼顾。
不了解楼主家小孩的学校对劳动是怎么安排的,我们学校很提倡孩子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网课期间还要求做家务打卡。
引用婉如清扬sz的发言:楼主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是家庭教育问题。说实话,作为家长,是有很大责任的。现在既然认识到了,就要想一想怎样去教育和引导孩子。
生活方面,没有必要照顾得太细,家长多多放手,孩子自然会去照顾自己。如果家长实在不愿意放手,也不是什么大事,等孩子住校后,没有家长天天在身边照顾自己,到时自理能力一下子就上来了。家长也没必要为此太过焦虑。
至于观念方面,平时可以和孩子多沟通。你家还算是旅游过不少次,我家基本上没怎么带孩子去旅游过,就只去过小梅沙和长隆。孩子也是告诉我们,她的很多同学都出国旅游过。我就向她解释,为什么很少带她出门旅游,原因就是因为她小时候比较挑食,只吃那几样菜,而旅游在外,我很难保证每天都有那几样菜,又担心她饿肚子,所以小时候很少带她外出。到了十岁左右,她挑食的毛病得到改善,本来我们是准备带她去旅游的,没想到疫情来了,这一下子又是两、三年不能出门。以后她只要不再挑食,我们也是很想带她出门玩的。
至于消费方面,我们家一向是比较节省的。买衣服买鞋,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带着她一起挑选,除了款式、颜色,也要考虑价格,所以孩子耳濡目染,自己买东西也会考虑性价比。我们给她买的鞋子,最贵的跑鞋也就三百左右,这还是考虑到她要参加市里比赛,才买的比较好的鞋子。平时的训练鞋和日常鞋,价格基本上都在两百以内。她也知道她有些同学的鞋子是七、八百甚至更贵的,但也并没有吵着要我们买,因为她也觉得那些鞋子太贵不划算。她的衣服也就是优衣库这一类的。我们也跟她讲了,她现在正在长身体,衣服尺码和风格变化大,买一件衣服,也穿不了一、两年,没必要买太贵的。孩子也都能理解。
至于成年人的收入,有时我们也会和孩子聊一聊,比如深圳市平均工资是多少,最低工资是多少,大学毕业生一般工资是多少。有些人收入很高,可能是做生意赚的。但是做生意也有风险,很多人做生意还赔本了。
孩子的零花钱也不多。我们也给她讲了,为什么不给太多的零花钱,因为小孩子还没有赚钱能力,基本生活物资都有保障,零花钱只是用来买点小东西的,正常花费的话,并不需要太多。她的同学中,有一些是有很多零花钱的,但实际上这些钱基本上都是吃喝玩乐花掉了,并没有花在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上。父母工作赚钱并不容易,小孩子适当消费是可以的,但是把大量的钱花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例如有的同学花上千元买卡片,有的同学花在游戏上),孩子也认为她这些同学的消费并不恰当。同时孩子的正常消费需求,我们都是满足她的。所以她也能接受她的零花钱在同学中属于比较低的水平。
很多东西,平时可以多和孩子沟通。我相信孩子也是能够讲道理的。
引用12楼楼主的发言:小时候他还是很可爱的,除了挑食和自理能力差以外,对父母还是很贴心的。这些变化都是青春期慢慢开始的,有时候我都怀疑老天是不是给我换了一个孩子,那个软萌的小可爱怎么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这么冷血自私的人。有时候翻起之前的朋友圈,看到我记录他的那些可爱的照片和萌言萌语都想哭,感觉再也回不去了…
引用彤彤彤妈的发言:LZ握个手, 我闺女12岁了,你家的那些优点她没有,你家孩子的缺点她也占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