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教育现状:编教材的不上课 上课的不出题 管教育的不编教材
?教育现状:编教材的不上课 上课的不出题 管教育的不编教材
前阵子深圳南山四年级期末考试由于太难特例延长时间考试新闻刹那间喧嚣起来,
首先表扬这个老师很有教改的动力!
但,
题目超出了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
验证了那句话中国教育现状:编教材的不上课 上课的不出题 管教育的不编教材!
深圳的这一份试卷就是利用了大量的阅读让孩子去探究数学的规律。
这是对四年级学生最高的阅读要求。
一份好的试卷应该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业要求。
不仅仅是对好的学生的筛选。
要知道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普通的学生,只有极个别学生是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很好的。
要完成这一份试卷,学生的阅读理解必须从入学开始就打好坚实的基础。
这就要求每个小孩子都把每一个年级的学业要求完全完成。
但事实上学生会有个别差异。
特别男孩子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发育的比较晚,这份试卷就有点过了。
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很容易成为小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障碍。
试卷一看就知道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新老师出的。
因为他很明显的忘记了大部分学生是普通学生!
我给大家简单论证一下:
0.这套卷子,选择11道题8道涉及阅读理解的,9道填空4~5道设计阅读理解的,3道计算排版不合理,5道操作题还分了2~3小问,其中28题是阅读环球日报的一篇文章,然后给出估算的过程,后面还出了3道大题和5道附加题。
结合高考试卷的阅读理解难度易得,阅读量不小于高考,也不小于同年龄阶段的语文考试。
显然,阅读能力在语文和英语考试里面已经考了。如果数学还考,介不考重了吗?.根据条件012可知,该卷子阅读理解比例过大,那么假如一个人,计算强,而阅读弱,那么客观上对这样的学生不公平。
90分钟的考试,这张卷子里,算上三道附加题,一共有36道题,而且还有好几道题目包含了两到三问。也就是说平均每道题从开始读题到回答的时间,也就2~3分钟左右。
由01234可知,这里边大部分的题目,文字量和信息量对小学生来说都不算小了。又因为教育是一个正反馈的事情。如果学生做题都做不完,怎么正反馈呢?
阅读量比高考数学试卷还大,且都是对试题理解毫无帮助的背景材料,硬要说加入数学的文化育人功能的话,这种题出一两个就行了,有必要全卷这么多这种材料?
更搞笑的是,全卷三十多个题,几乎题题都是这种特色,简直是吃饱了没事干,数学卷子搞6页干什么?搞4页一张A3纸不是正好?6页的小学数学试卷,纯属浪费学生的生命,浪费老师批卷的时间,浪费纸张。
这种感觉是什么,就像每个app都要塞个短视频浏览器一样,中国人的脑子是发胀的,是喷薄的,是停不下来的,不塞东西就难受。
数学考试是考察数学能力,而不是让出题人肆意妄为的定什么是合理忽略,什么是过度简化,什么时候参考现实世界,什么时候要理想化分析。
也不用担心基础教育就会停滞不前。这么多老师,总有几位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他们会去琢磨怎么把学生教得更好的。出于个人兴趣的创新,往往是有意义的。考核压力下的创新,只能是“群魔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