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595分上985,也有人630读双非院校,或者211
还有人出国读书,这辈子可能不回来了。
生活就这样,多姿多彩。
查看全部引用楼层引用117楼楼主的发言:别好奇了。SZlife 网友的娃一直成绩都不错,去到自己满意的学校就行了,人家没必要向网友交代。随着这拨娃到校报到,高兴的难过的遗憾的都已经翻篇了,现在一切向前看喽!
引用楼主的发言:两天杳无音讯,今天发了条微信请我帮她买东西,还挺客气的。
查看全部引用楼层引用125楼未明的发言:竞选团委、班干,入社团没有?
大学新生的重头戏。
查看全部引用楼层引用126楼罗丑丑的发言:女娃还是懂事多了,如我家娃,大一新生进校后,一周才有个微信,慢慢的二周,估计以后是一个月……
查看全部引用楼层引用127楼楼主的发言:她的组织关系是转到学校的系支部了,不过好像没听说有团干部的竞选活动,也许有她没告诉我。学生以留学为主要目标的,在这方面的社会活动可能比较没那么热衷。社团活动倒是丰富多彩,她主动报名了一个关于商赛的社团,可惜申请没通过。我建议她参加自己的强项,合唱团,她考虑之后说不想再参与了。明明声音条件、乐感音准都很好,小学五年级到初二一对一声乐老师,初中高中都是合唱团成员,参加过一些歌唱比赛还拿过小奖。那些年的培养也都是我一厢热情喽,耐不住她没兴趣。
查看全部引用楼层引用楼主的发言:我觉得家里人之间还是保持一点联系。我自己就有的没的在家庭群里发些东西,我吃了啥,玩了啥,有趣的事等等。女儿也会在群里发她的一些生活状态,但她朋友圈我是看不到了,被分组了。孩子成人了,寻求独立,很难听到她主动的真心话了,一些想法更愿意更同龄人去沟通。一是她怕我们不理解,二是我反思确实在平时的沟通中对她分享的事情的反应不那么入她心。以后孩子愿意说啥,我就多听,多问问她的感受,人家没问我的意见我就不要乱评价。
查看全部引用楼层引用135楼罗丑丑的发言:做情绪价值拉满🈵的家长。如我家男娃硕一,我们一家三口没拉群,二个男的都不发朋友圈,我佛系家长,如7月刚开学时,一周一次,慢慢的就二周一次……
查看全部引用楼层引用楼主的发言:我家一家四口有个小群。小女儿还小,在群里就是摆设。本来我们这个群很安静,我偶尔转发一些学校相关的需要大家了解的信息。女儿一般都是跟我单独发消息聊天说事情,她说跟爸爸没什么可说的,爸爸喜欢讲大道理。我跟她说多跟爸爸说说话,他很关心你,平时他很忙,很少有时间跟你交流,不了解你,也只能讲大道理了,你就把那些发给我的吃喝玩乐学习生活的事情发在群里。她很听劝,现在基本都是发在群里,她爸爸很积极参与聊天,也能积极给她转钱报销啥的。
引用136楼楼主的发言:公立大学团支书、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入dang,这些都跟毕业保研、以后考公有很大关系,也能锻炼人的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所以向来都是学生积极分子争取的目标。记得我当年大学,刚一入校,就有一些同学表现特别积极去争取这些职位,我就是那种默默学习的,只在为争评奖学金的时候参加一些系里的活动,比如唱歌比赛啥的。后来毕业,当年的积极分子很多都走上了仕途,或者国企的管理岗位。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外企员工,十几年做到部门经理。女儿性格跟我很像,这些都是天生的,走适合自己的路,能自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