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
家在深圳APP下载 +

逾期怎么辨别是银行的 逾期了没有欠款

lvcheng楼主 主楼
2023-06-08 00:55:38 评论 0浏览 25

网贷逾期发短信说起诉了是真的吗

1、注意短信号码每个银行都有个专门发送短信的服务号,一般以955开头。

逾期怎么辨别是银行的电话 逾期了没有欠款

如果收到的短信发件人是某某银行,但是在官方号码前以“00”开头的,并且短信里还预留联系 的,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使用网络拨号伪造的假号码,这样的逾期短信最好别相信,也不要打预留 进行联系,有疑问直接打发卡行服务热线确认。

2、短信内容如果收到的是短信的立案通知,我们要看一下短信内容里是否有立案号,然后在当地法院的官网里查询,输入这个立案号,看有没有案件的详细信息。

如果查得到就表示真的是被起诉了,查不到的话,就说明是催收伪造的短信内容。

3、注意短信链接有小伙伴可能会觉得好奇点击了短信里的链接,然后会进到一个类似银行网站的页面,就要留意网站上要求提供的信息,比如提供银行卡卡号、支付密码、验证码的,马上关掉网站,正规银行网站都不会要求提供如此隐私的信息,毕竟这关系着资金安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网贷逾期,今天收到诉前调查的短信是真的吗

!是真的,网贷逾期,贷款公司会以短信的方式给用户发送调查通知短信的。

网贷逾期,今天收到诉前调查的短信是真的吗!是真的,网贷逾期,贷款公司会以短信的方式给用户发送调查通知短信的。

1069开头的短信发来的是真的会来我公司调查吗是真的。

一般都是先发短信。

是这样的短信短信是他们发的,这是一种催收手段!您可以等他,但是他不一定回来,除非您欠了几十万,上百万这种老赖。

收到个催款短信,说诉前通知,这是真的假的?

这种情况100%是假的,而且所谓的诉前通知的概念根本就不存在。

有些网贷产品的催收情况非常恶劣,甚至不惜以欺骗借款人的方式来催促还款。

当你收到此类催收短信时,不需要因为短信的内容而紧张,你需要积极偿还债务,以后也最好不要再碰任何网贷产品了。

网贷产品本身就不讲任何道义,年化利息也非常高,你要尽可能避免陷入到这样的债务陷阱当中。

一、根本就不存在诉前通知这个概念。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如果网贷产品真的把借款人起诉到法院的话,法院自然会通知借款人,不需要网贷产品代为通知。

对于网贷产品来讲,因为很多用户的逾期金额只有几百元,网贷产品也不可能因为区区几百元而起诉用户,所以这些所谓的短信只不过是套路而已。

二、网贷产品无所不用其极。

因为这些借网贷的用户本身信用情况就不好,网贷产品基本上不会容忍用户逾期,所以会使用各种手段来强迫用户还款。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能看到如此多的关于网贷催收的新闻。

对于用户本人来说,我建议用户养成良好的经济习惯,一定要远离所有的网贷产品。

三、用户需要积极偿还网贷,但不需要偿还法律保护之外的部分。

你可以算一下自己网贷产品的年化综合的利息,这个部分已经超过了24%,你可以选择不偿还24%以后的金额。

如果年化利息已经超过了36%,36%以上的部分将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你更不需要主动偿还。

除此之外,你需要尽可能偿还法律保护范围内的本金和利息,不要因为这样的逾期问题而影响到你的个人信用。

短信催收违法吗

发催收短信并不违法,但是在催收过程中,某些催收人员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辱骂、恐吓这些行为仍然存在。

恐吓、辱骂、贴大字报、泼油漆、非法拘禁,这些行为是万万不可的。

在催收过程中随意向第三人透露债务人借款信息或者其他信息,其实这也是违法的。

不管是怎样的情况,自己就应当有相应的素质,而且不要做一些违法的事情,发侮辱或者恐吓的信息给对方的话,对于对方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自己会构成犯罪。

违法催收包括:
1、未经借款人本人允许,拨打借款人通讯录内的亲人或者好友 并进行多次骚扰;
2、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恐吓、威胁借款人或者通讯录亲友及家人;
3、借款人逾期后每日催收 超过3个以上;
4、借款人逾期后催收来电不在时间段;
5、曝光借款人个人信息;
6、到借款人家里或工作单位催收导致个人声誉严重受损的;
7、逾期后逾期费高于银行规定逾期利率;
8、采用诱导方式让借款人去其他平台借款归还本平台借款;
9、采用非法软件短信 轰炸借款人手机号码;
10、冒充国家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对借款人进行恐吓、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 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 、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大家都在看
最新文章
随机看看
查看更多评论

暂不支持评论!

分享

0

收藏

更多